目前分類:理財投資 (8)
- Apr 12 Thu 2018 20:56
夢想到手
- Apr 14 Sat 2018 14:12
政府樓居民集體訴訟 要求房屋局退還租金
有低收入政府樓居民向市房屋局提出集體訴訟,要求當局冬季熱水及暖氣失靈的情況給予退還租金作補償。住在布碌崙Fiorentino Plaza的戴亞文夫婦及布朗士Patterson Houses的布里特12日向曼哈頓最高法院提出訴訟,代表自己及其他於去年10月至今年1月期間曾受影響的政府樓居民。http://ak168.js888.city.
綜合《每日新聞》及《紐約郵報》報道,冬季期間,有80%政府樓單元曾經出現暖氣及熱水供應失靈,即有超過32萬租戶可能加入集體訴訟。提出訴訟的法律援助協會估計,涉及的賠償可能達到2000萬元。
才提出辭職的房屋局長奧托婭(Shola Olatoye)及其同事,也承認暖氣熱水供應失靈的問題「令人無法接受」。但訴訟指出,「今次問題除了『無法接受』之外,市房屋局更任由租戶自生自滅,很多人唯有靠穿上多重衣服及蓋上棉被來保溫,甚至有人需要打開爐頭或煮沸熱水來取暖」。提出訴訟的戴亞文夫婦,有3名分別2歲、8歲及11歲的孩子,他們在兩個月內暖氣及熱水只能斷斷續續地供應;至於布里特更整整3個月沒有暖氣。
租戶在集體訴訟中提出賠償要求,當中包括單元無法居住、額外使用暖爐及其他開支損失。他們要求當局作出類似颶風「桑迪」後的租金退款。此外,訴訟還提出要房屋局做出賠償以此作為懲罰,指當局未能向居民提供基本服務。
根據州法及市法規定,10月至5月期間,一旦溫度跌至55度以下,房東就需要為單元提供暖氣。法庭文件指出,房屋官員過去多年來一直知道政府樓的供暖系統已經過時,但仍沒有採取行動及升級設備。
法律援助協會的律師紐曼指出,應譴責該機構瀆職,「我們已經給予市府足夠時間去撥亂反正,但他們一直沒有理會。市房屋局出現財政問題,並非他們未能確保單元安全可居住的原因。我們希望可以為居民爭取退還租金,以補償他們在嚴寒期間所承受的暖氣及熱水供應失靈」。他相信,這場暖氣危機所帶來的影響至今仍未完全浮現。
對於要求租金退款補償,市房屋局發言人直言表示,「每花一分錢在租金退款上,即意味著少一分錢花在維修之上,而這才是居民真正所需」。根據市房屋局的預算,要完成資本維修工程需要耗資元。170億
- Apr 13 Fri 2018 15:41
如何成為有錢人
- Apr 13 Fri 2018 14:29
有錢人的特質 檢測你重幾項
有錢人是怎麼想的?10個問題,檢測你的「有錢人體質」http://ak168.js888.city點擊註冊
理財
你八成聽過「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」這句話或這本書,如果言之成理,似乎也不難理解:因為理財致富的人,他們真真切切地思考過該怎麼處理自己的錢或資產。而你,很可能只是想要變有錢,卻從來沒有付諸行動。用以下10個問題,測試你的金錢觀,如果你想的,真的都和有錢人不一樣,或許只能一直停留在「想變有錢的人」,無法「變成有錢人」。
先讀完問題,直覺地選出自己的答案。接著,閱讀題目底下的思考提示,看看有錢人都是怎麼想的?
思考提示
巴菲特曾說,人應該盡可能投資「某項東西」,因為它的報酬率最高,而且是任何人接觸得到。答案是:你自己。
身為世界上最有錢人的之一,巴菲特熱愛閱讀,永不停止學習。巴菲特的同事、波克夏海瑟威(Berkshire Hathaway )副總裁查理‧蒙格(Charlie Munger)曾說,假如我跟巴菲特的知識停留在過去任一時刻,我們的投資紀錄都會比現在差得多。(有錢人傾向於選「自己」。)
思考提示
《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》書裡有個這樣的比喻:如果你常說你的先生或太太、男友或女友、合夥人或朋友不重要,他們會長久陪在你身邊嗎?錢也是一樣。作者哈福‧艾克(T. Harv Eker)直言,任何一個說錢不重要的人,都是沒有錢的人!(有錢人傾向於選「否」。)
思考提示
錢放銀行的風險很低(也不是完全沒有,金融風暴的殷鑑不遠),但是想理財,就不可能不承擔風險。
《我用死薪水,讓錢替我賺錢》指出,「不承擔一點衡量過的風險,你永遠不會變有錢。」美國投資作家威廉‧伯恩斯坦(William Bernstein)認為,最致命的風險是通貨膨脹,這會侵蝕掉財富的真正價值。因此,就算把錢放在銀行裡,也不能逃過通貨膨脹的效果。(有錢人傾向於選「錯」。)
思小黃瓜。
京瓷創辦人稻盛和夫主張「當下採購」原則,簡單來說就是,「只要一升,只買一升」。稻盛認為,企業預算要精實,就是要把不確定性降到最低,以免多買的材料變成無法消化的庫存。用在個人生活上,多買的東西也很容易造成多的花費和使用上的浪費。(有錢人傾向於選「3根50元」。)
思考提示
思考工作時,金錢報酬是你唯一的衡量標準嗎?只為了較高的薪水跳槽,你可能沒有考慮過取得人生平衡的其他要素。
《猶太人致富金律》一書提到了富足人生的4個要素:財富、增長知識、他人的尊重和力量。作者丹尼爾‧拉賓(Rabbi Daniel Lapin)說,當你努力平衡人生時,財富也會隨之而來。(有錢人傾向於「拒絕」。)
考提示
換算每一根黃瓜的價錢,前者一根約17元,後者一根10元,直覺後者單價比較便宜。不過,你也很有可能只用了3根,其餘的就被遺忘在冰箱的深處,最後壞了扔掉,等於用100元,買了3根
思考提示
你有沒有衡量過自己的「專業」,值多少錢?《練習當有錢人》作者理察‧卡爾森(Richard Carlson)說,許多人都相信自己的成功來自於「合理的定價」,只要把價格抬高就會失去客戶。不過,想想假使你把定價抬高一倍,嚇走了一半的客戶,這其實表示你只要服務一半的客戶,就能賺到一樣的錢。
重點不在於漫天開價,而是你不該為了害怕失去客戶,而低估自己的服務或產品。低價,只會讓你忙個不停,卻無法累積財富。(有錢人傾向於選「錯」。)
思考提示
一般人普遍地對成功人士和有錢人有「負面觀感」。查爾斯‧狄更斯(Charles Dickens)著名小說之一《小氣財神》,便鮮明地描繪了吝嗇的有錢人如何為了錢財壓迫窮人。
《富裕力》引用一篇論文說明,人們之所以對有錢人印象不太好,是為了平衡自己的羨慕和嫉妒的感受。然而,這種自我防衛機制只會讓自己離有錢愈來愈遠。(有錢人傾向於「向有錢人學習」。)
思考提示
會花很多錢買彩券的人,通常是窮人,因為他們認為財富有一天會降臨到他們身上。有錢人雖然也會買彩券,不過他們會精算中彩券的機率偏低,所以不會將彩券當成創造財富的主要策略。
《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》作者哈福‧艾克(T. Harv Eker)說,要像有錢人一樣思考,你必須相信是你在掌握人生,專注在能夠讓你致富的機會,並勇於挑戰。(有錢人傾向於選「否」。想了解成功者如何專注於致富的機會,參見P.78)
思考提示
你是否想過,買房子除了頭期款之外,還要負擔多少房貸?《金天鵝效應》作者伊藤邦生提到,有人之所以年薪百萬卻一生貧困,就是因為都把錢花在買房子,以及繳交隨之而來的稅金與保險,過著「只留下最低限度的生活費,其餘都拿去養活公務員、建設公司、銀行員和保險員」的生活。
決定買房子前,先考慮清楚你是不是真的負擔得起,否則就不要輕易把辛苦工作賺來的錢,都用來繳房貸,幫銀行打工。(有錢人傾向於選「錯」。)
思考提示
絕大多數人都承認錢是必需品,但是有不小比例的人不曾花時間學習金錢和投資。
《勇敢做有錢人》書中舉例,如果你因為腎衰竭,需要每天花一小時洗腎,你絕不會說我擠不出這一小時。如果你覺得「沒有錢萬萬不能」,請開始每天花一小時,做一件能讓你增加財富的事。(有錢人傾向於選「花時間學習」。)
分數說明
與有錢人想法一致9~10題:你已經像有錢人那樣思考,可以展開具體的理財規畫,並付諸實行。
與有錢人想法一致6~8題:你對賺錢已經有初步的概念,只是有時會不小心讓錢跑掉。
與有錢人想法一致3~5題:你雖然想要更有錢,卻完全沒有概念該怎麼做,也常常留不住錢。
與有錢人想法一致1~2題:你幾乎沒有金錢概念,從現在開始,練習打造有錢腦。
- Apr 12 Thu 2018 22:01
有錢人腦袋在想什麼